腰痛是指由外感、内伤、或外伤等致病因素,导致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,或腰部失于精血濡养,致使腰部一侧或双侧出现疼痛为主症的病证。现代医学的骨质疏松症、类风湿性脊柱炎、脊髓压迫症、肾盂肾炎、前列腺炎、腰肌劳损等以腰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,可按本病辨证论治。
中医腰痛的分类
中医临床上需结合病史、临床证候、理化检验结果及X线摄片等对腰痛的性质做出诊断,并给予相应的治疗。中医临床上的辩证要点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点:
1. 辨新旧虚实:凡腰痛骤发,痛处拒按,多属实证;慢性久病,反复发作,隐痛绵绵,痛处喜按,多属虚证;由风、寒、湿、热、瘀血引起者,多属实;肾精亏虚者,多属虚。
2.辨疼痛性质:腰痛伴寒冷感者,多属寒;痛有灼热感者,多属热;隐痛重着阴雨天加重,多属湿;冷痛拘急多寒;痛处喜冷,遇热痛甚多热;局部刺痛按之痛甚,多闪挫、血瘀。
3.审证求因:如腰部剧痛,活动受限,局部皮肤青紫,多属扭挫伤;若腰痛,按之则感舒适,多属风湿病;若劳累之后腰痛加重,多属腰肌劳损。若呈剧痛者,多以瘀血为主,常见于外伤、脱位、腰脊损伤、椎间盘脱出、骨质增生、泌尿系结石等;若呈钝痛者,多属瘀血兼肾亏,常见于泌尿系感染、慢性肾炎、前列腺炎、腰部风湿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;若为腰酸困痛者,多以肾亏为主,常见于神经衰弱、结核、高血压、遗精、多发性神经炎、慢性姿势性劳损等;若感冷困痛者,常见于全身衰弱、久病之后、阳痿、遗精、遗尿症、慢性肾炎、哮喘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男女不育症等。
中医腰痛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
腰痛的发病机理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证型:
寒湿证
发病机理:由于久居冷湿环境,衣着湿冷,或涉水冒雨等因素,致使寒湿之邪侵袭。寒邪凝敛收引,导致经脉受阻,气血运行不畅,因而发生腰痛。
临床表现:腰部冷痛重着,得热则减,转侧不利。遇阴雨天疼痛发作或加重,静卧时腰痛不减甚或加重,舌苔白腻,脉沉而迟缓或沉紧。
治疗方法:散寒除湿,温通经络。
湿热证
发病机理:长夏之际,湿热交蒸,或寒湿蕴积日久,郁而化热,阻遏经脉,而发为腰痛。
临床表现:腰部弛痛,有热感,遇热或雨天疼痛加重。小便短赤,甚或大便结。舌苔黄腻,脉濡数或弦数。
治疗方法:清热利湿,舒筋活络。
肾虚证
发病机理:素日过劳、或久病体弱、或年老精血亏虚、或房事过度,以致肾之精气亏损,无法濡养筋脉,而引起腰痛。
临床表现:腰部酸软或绵绵作痛,喜揉按,遇劳则甚,卧则痛减。腰膝软弱无力,或少腹拘急,或手足不温,或五心烦热,失眠少寐,口燥咽干。偏阳虚者舌淡、脉沉弱,偏阴虚者舌红、脉弦细数。
治疗方法:偏阳虚者,宜温补肾阳;偏阴虚者,宜滋补肾阴。
瘀血证
发病机理:久病肾虚损及经脉气血,或铁打外伤,使气血运行不畅,而致脉络阻滞,血淤滞留于腰部而发生疼痛。
临床表现:腰痛如刺,痛处固定不移,拒按。轻症俯仰不利,重症痛剧不能转侧,或有外伤、用力史。舌质紫暗、或有瘀斑,脉涩。
治疗方法: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。
Comments